臀肌力量不足为何如此常见
以我的不完全统计,我有约67-74%的患者曾被告知他们的臀肌功能因各种状况而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而无法发挥正常功能。
这几乎成为了一种“流行病”:
“由于静坐少动的生活习惯,我们的臀肌功能下降,不能充分动员,因此在跑跳运动时完全发挥相应的作用。”[1]
事实真是这样吗?臀肌的功能会由于久坐逐渐降低?这个概念在运动和健康领域相当猖獗,目前已得到许多学者支持。
因为我个人并不认同此观点,所以不得不退订了《跑者世界》杂志,因为上述观点的反复出现使我感到深深无奈。
有一种观点认为,臀大肌是一种功能容易受到抑制的肌肉。这意味着,尽管当下测出的臀肌肌力很弱,但只要学会激活它的方式,它可能变得强大。人们还普遍认为,如果抑制持续时间够长,甚至可能导致肌无力。
这些想法始于弗拉基米尔·扬达(Vladimir Janda)几十年前,提出的一种叫“下交叉综合症”的假设,指的是髋屈肌、竖脊肌紧张,腹部肌肉“拉长”而无力,且臀大肌无力。
至今,已经有许多人用这种完全杜撰的功能失调理论作为解释臀肌激活不足的部分原因。这跟我5岁的女儿从她的玩具熊那里听说了一场独角兽游行一样荒谬。
目前,关于臀肌抑制的观点基本上已经成为一个主流说法,但其实并无太多研究支持。而我想提出以下两点主张来反驳:
- 臀肌并不比我们的任何其他肌肉更容易受到抑制
- 其他髋部伸肌对运动起到的作用跟臀肌同样重要
我认为,理疗师们不应一块肌肉的重要性凌驾于肌肉之上,也不该再凭空编造病理名词。因为我们的许多患者在不增加如此杜撰病症的情况下,已经够焦虑忧心了。
我真的很烦这个理论——自2004年以来,我一直在为反驳这种所谓的功能障碍而努力。
我的团队研究了所谓“臀肌抑制”的概念,发现“抑制”(或“启动推迟”)现象几乎出现在每个人身上。这就意味着,人们所说的功能障碍其实只是人之常情。
不管怎么说,本篇文章参考了许多文献,旨在探索“臀肌抑制”等概念,试图弄清这个概念本身是否给患者们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
臀大肌活动减少是否与疼痛和损伤有关?
大量的研究论文表明,在疼痛和/或受伤的情况下,臀大肌激活程度更大。这里有几个例子:
- 在骶髂关节症状得到处理的组别时,臀大肌激活减少,而疼痛组中增加。[2]
- 研究结果显示,在俯卧抬腿的过程中臀大肌的激活总是延迟。[2]
- 同样有研究表明,很多腰痛患者的臀肌激活并不会延迟。[3]
- 一项意料之外的前瞻性案例研究表明,亚精英运动员的脚踝扭伤不会导致激活延迟(患者正是我的太太,而且我们正巧有她健康时的肌电图)。[3]
- 站立时,臀中肌活动增加与疼痛增加同步。[4]
- 髋关节炎患者臀部中肌活动增加。[5]
- 实验诱导的臀中肌无力并不会导致增加的膝关节内收力矩(有时与关节退变进展有关,但并不一定出现疼痛)。[5]
- 患有下腰痛患者的臀大肌激活能力也与常人差别不大。[6]
- 腘绳肌拉伤患者的臀大肌活动增加。[6]
- 在一项前瞻性研究中,腘绳肌损伤会致腘绳肌激活延迟。[7]
已有研究证实,或许臀肌抑制是真实存在的
臀肌抑制是指屈髋肌群紧张而导致的臀肌失用,这个概念来自交互抑制*原理,本质上是人体的一种反射现象。
*交互抑制(reciprocal inhibition) :当支配一肌肉的运动神经元受到传入冲动的兴奋,而支配其拮抗肌的神经元则受到这种冲动的抑制。
这个反射在走路时起的作用就相当重要——虽然我们希望肌肉收缩来稳定关节,但并不想肌肉在走路时作用相互“打架”甚至抵消,降低了肌肉的功率。
但“臀肌抑制”理论支持者提出的所谓“屈髋肌群紧张导致的臀肌失用”其实毫无根据。因为“紧张”的肌肉通常不会有额外的肌肉活动——特别当肌肉处于休息或缩短状态时。
另外,当你进行深蹲训练时,髋屈肌其实会变得松弛。根本不存在所谓“下蹲时如果腰大肌过紧,将抑制臀大肌活动”情况的出现。也就是说,下蹲时导致屈髋的其实是重力作用,而非屈髋肌群本身。此时臀大肌的作用是抵抗重力,以保证我们能够平稳地蹲到理想高度,而非一屁股跌坐在地。所以,屈髋肌紧张并不影响正常的下蹲力学。
另一个批评“臀肌抑制”及相关疼痛理论的观点强调,我们其实高看了臀肌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
退一步讲,即使臀大肌受到抑制,又能有多大的影响呢?我们并不仰仗臀肌功能来完成绝大对数的日常任务。臀大肌的重要性更多地体现在竞技短跑、攀岩或举重等高负荷极限运动中。正常人并不需要太多的臀肌参与,就能完成走路甚至一般的跑步。
在一篇关于跑步的论文指出,跑动时真正起推动作用的其实是小腿肌肉。相较而言,伸髋肌群则没那么重要。[8]
最近Rich Willy的研究也证实了,跑步时的支撑力矩大部分来自脚踝和膝盖,而髋部起的作用很小。[9]
Willy et al 2017
在Bret Contreras进行的对下蹲臀肌激活程度的研究,我们还发现,即使在上述提高的高强度大负荷活动中,臀肌也没能达到预计的激活程度。[10]
以下是对本文内容的一些补充说明
- 1.某些情况下,臀肌的功能确是会减弱的
当某人长期有静坐少动的生活习惯,或者髋部及其相邻位置经常有疼痛,臀肌必然会因为失用而出现一定萎缩。这在人体任何部位都是一样的。功能减弱是伤病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也是需要理疗师着重解决的问题。 - 2.臀肌抑制理论是完全错误的吗?
其实也有一定可取之处。
其问题在于,把正常的机体反应当做是功能失调,由此给患者造成了不必要的焦虑和治疗负担。如果的确有需要,经过理疗师的分析和诊断,若确有必要,患者可以对自身的运动模式进行适当调整,从而更多地动员臀肌。为了“纠正”运动模式,人们通常会进行额外的体力活动或抗阻训练,于是间接增加了人们的活动量。这才是它真正的益处所在。
需要强调的是,其他的模式并没有本质上的错误,只是个人习惯和选择不同。因此,只要身体没有出现不适,不必过度关注日常运动模式的所谓“对错”。
参考文献
- https://triathlon.competitor.com/2015/02/training/the-glutes-your-biggest-asset_90982#pkjIPXsbph8jQzpG.99
- Effects of external pelvic compression on trunk and hip muscle EMG activity during prone hip extension in females with chronic low back pain.
Kim JW, et al. Man Ther. 2014. - Trunk and hip muscle recruitment patterns during the prone leg extension following a lateral ankle sprain: a prospective case study pre and post injury.
Lehman GJ. Chiropr Osteopat. 2006. - Trunk and hip muscle recruitment patterns during the prone leg extension following a lateral ankle sprain: a prospective case study pre and post injury.
Lehman GJ. Chiropr Osteopat. 2006. - Comparison of gluteus medius muscle activity during functional tasks in individuals with and without osteoarthritis of the hip joint.Clinical TrialDwyer MK, et al. Clin Biomech (Bristol, Avon). 2013.
- The activity pattern of the lumbo-pelvic muscles during prone hip extension in athletes with and without hamstring strain injury.Emami M, et al. Int J Sports Phys Ther. 2014.
- Prone Hip Extension Muscle Recruitment is Associated Hamstring Injury Risk in Amateur Soccer.Schuermans J, et al. Int J Sports Med. 2017.
- Muscular strategy shift in human running: dependence of running speed on hip and ankle muscle performance.
Dorn TW, et al. J Exp Biol. 2012. - Knee contact forces and lower extremity support moments during running in young individuals post-partial meniscectomy.Willy RW, et al. 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 2017.
- A Comparison of Gluteus Maximus, Biceps Femoris, and Vastus Lateralis Electromyography Amplitude in the Parallel, Full, and Front Squat Variations in Resistance-Trained Females.Contreras B, et al. J Appl Biomech. 2016.
评论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建议或某些相关研究的链接,请在下面分享!